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信任、制度化与科学不确定性:新冠肺炎疫情危机决策中的专家参与
  • [摘要]专家参与是决策科学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危机决策对传统专家参与理论构成挑战。对中国、美国、英国、瑞典4个国家新冠肺炎疫情危机决策中专家参与机制的案例比较研究发现:信任是决定专家决策影响力的充分必要条件;信任来源则显著影响专家建议的新颖性和选择域,拥有组织信任的专家倾向于提出大胆激进的建议,而拥有个体信任的专家倾向于提出保守的、迎合决策者预期的建议。制度化作为平衡机制,通过吸收多元利益和观点,得到更为科学、中立和稳健的政策建议,可以提高政府危机决策的质量。专家参与决策的不同制度类型,在决策的整体效能上呈现出差异化结果。行政和科学相对分离的制度安排,比起两者相结合的制度安排,提高了危机决策的纠偏能力,从而提高了不确定性下决策的适应性。
  • 陈玲、孔文豪
  • 全文[ PDF 1708379.0 MB ] 2022.4(7):119-132  共有 379 人次浏览
  • 中国政治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中国政治学会第九次代表大会暨“新中...
  • [摘要]新中国成立70年,中国政治学的发展既有对现当代政治学发展的追踪、回应与超越,更具有中国视野与中国基因的学术自觉和致用导向。2019年11月3~5日,由中国政治学会和郑州大学共同主办,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承办的中国政治学会第九次代表大会暨“新中国70年政治建设与政治发展”学术研讨会在郑州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清华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云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郑州大学等7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以及《政治学研究》等学术期刊、出版机构的300多位代表参加会议,郑州大学党委副书记李兴成出席大会并致辞。
  • 余丽
  • 全文[ PDF 750.0 MB ] 2020.4(5):119-124  共有 556 人次浏览
  • 西方现代民主话语的生成及固化
  • [摘要]代表制民主是西方现代政治的典型形态,从古代民主到现代民主,其间经历了非常复杂的过程。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中,民主在制度与观念两个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和创新,共同推动了西方现代民主话语的形成。代表与民主、宪制与民主的组合,各有其政治背景和历史意义,但代表、选举远未穷尽民主的想象,立宪主义、自由主义也不是民主的旨归。当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危机与困境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其民主话语的固化,未来的民主必须突破现有的西方民主话语模式。
  • 刘训练
  • 全文[ PDF 1999193.0 MB ] 2021.5(6):119-133  共有 623 人次浏览
  • 政治发展与政治学知识体系建设——“中国政治学知识体系建设”学术研...
  • [摘要]为了深入学习、研究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中国政治学知识体系建设,2019年11月23~2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政治学研究》编辑部、四川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共同在成都主办了“中国政治学知识体系建设”学术研讨会。来自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开大学、《教学与研究》和《四川大学学报》编辑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单位的4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研讨。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党委书记、《政治学研究》主编房宁,四川大学副校长晏世经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以来党的建设与国家治理、中国政治学发展的现状与走向,以及政治学期刊与政治学学术共同体建设等议题展开研讨。
  • 黄金辉 路顺
  • 全文[ PDF 462.0 MB ] 2020.2(5):120-123  共有 709 人次浏览
  • 风险社会的第三种治理形态——“转换态”的存在方式与政府应对
  • [摘要]风险社会意味着风险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这表明人类所面临的危险不再以孤立事态、固化形态、单一状态出现。在政府和社会对危机注意力达到峰值之前,风险所蕴含的能量酝酿已久并蓄势待发,而标志性突发事件发生以后,风险的能量也不会快速转化,这就在常态与应急态之间出现了第三种模糊形态——可称之为“转换态”。相对于以规则为基础的常态和以问题为导向的应急态,转换态的本质体现了现代治理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对转换态的治理,既区别于常态中的平常心“治未病”方法,也不同于应急态中的集中精力“下猛药”方法,而需要兼用这两种方法之所长,统筹发展与安全,针对转换态的特殊机理,科学规制,综合施策,将中国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能力。
  • 刘一弘、高小平
  • 全文[ PDF 1788297.0 MB ] 2021.4(6):122-133  共有 527 人次浏览
  • 《政治学研究》2020年总目录
  • [摘要]学科省思政治学中的民族议题 周平∣第1期“一体双权”:中国政治学的一个分析框架——与景跃进教授商榷和对话 肖滨∣第1期政治话语分析的基础理论阐释:理论前提、问题域与实践性诠释 亓光∣第1期政策科学的演进逻辑与范式变迁 郑石明∣第1期自媒体时代的政治传播秩序及中国调适 荆学民、于淑婧∣第2期政治科学预测方法研究——以选举预测为例 王中原、唐世平∣第2期新时代中国特色政治学话语体系建构的要义与理路 赵中源、黄罡∣第3期国歌认知与国家认同构建的实验政治心理学研究 王海洲、潘雯菲∣第3期理论新知中国的国家成长“早熟论”辨析——以关系叠加为视角 徐勇∣第1期历史政治学的功能分析 杨光斌、释启鹏∣第1期学科视野中的历史政治学:以历史社会学、政治史、比较政治学为参照 姚中秋∣第1期“公共”的再发现:意志论与利益论政治代表观的整合 谭安奎、张旭斌∣第1期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演进的历史逻辑 苏曦凌∣第2期中华民族的政治意义 唐勇∣第3期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原理探析 张桂林∣第4期制度背离:基于程序正义与实质正义关系的学理阐释 仇赟、麻宝斌∣第4期政治监督常态化:反腐战略优化路径与对策 蒋来用∣第4期构建反支配的权力体系:关于权力反腐败概念的新阐释 彭斌∣第5期中国协商政治的“民主性”辨析——一种协商民主理论建构的尝试 刘九勇∣第5期集合权力:多元赋能与分工协同——县委书记权力结构研究 徐彬、仲帅∣第5期试论马克思主义人民民主思想:基本内涵和实践路径 李慎明∣第6期中国国家治理话语体系的构成与演化:基于语词、概念与主题的分析 宋雄伟、张婧婧、秦曾昌∣第6期改革开放以来的民主理论:历程、议题及趋势 李俊∣第6期治理绩效社会治理共同体及其实现机制 郁建兴、任杰∣第1期制度、政策与效能:国家治理探源——兼论中国制度优势及效能转化 燕继荣∣第2期网络空间政治安全的国家责任与国家治理 杨嵘均∣第2期走向环境治理的多元共治模式:现实挑战与路径选择 詹国彬、陈健鹏∣第2期地利分配秩序中的农民维权及政府回应研究——以珠三角地区征地农民上访为例 田先红∣第2期乡村振兴进程中协商民主嵌入乡村治理的内在机理与路径选择 张等文、郭雨佳∣第2期论健全下情上达机制对完善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性 马德普∣第3期国家治理、农地制度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王敬尧、王承禹∣第3期精准扶贫背景下国家权力与村民自治的“共栖” 章文光、刘丽莉∣第3期整体性治理视角下中国农村扶贫脱贫实践过程研究 丁建彪∣第3期中国之治的深圳样本:一个纵向共演的理论框架 倪星、郑崇明、原超∣第4期避责与剩余控制权:决策避责类型及治理研究 许玉镇∣第4期以党委重点任务为中心的纵向政府间治理研究 高翔、蔡尔津∣第4期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的“放管服”改革:动力机制、运作逻辑与未来展望 陈水生∣第4期治理主体行动逻辑的“四维分析框架”——兼论乡村治理中乡镇政府行动逻辑演变及趋向 李齐、李松玉∣第4期社会整合与“条块”整合:新时代城市社区党建的双重逻辑 赵聚军、王智睿∣第4期一线治理: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机制调整与实践基础 杜鹏∣第4期群众性与法治化:信访制度改革的张力及其反思 刘睿∣第5期从“粗糙的摆平”到“精致的治理”——群体性事件的衰变及其治理转型 韩志明∣第5期冲击与回应:突发事件中的治理现代化进程 王伟进∣第5期比较视野政党代表性危机与西方国家民粹主义的兴起 高春芽∣第1期当政治遇上历史:比较历史分析方法(CHA)介绍 黄杰∣第1期“变中求统”:大一统政治思想研究中的语境与逻辑问题 林毅∣第2期“经营村庄”:项目进村背景下的乡镇政府行为研究 李祖佩、钟涨宝∣第3期当代功利主义公共利益思想论析 刘舒杨∣第3期国家间的可比性与不可比性分析 李路曲∣第5期公司型政党在西方的兴起:原因、影响与走势 张建伟∣第5期国家认同的建构:秦“以吏为师”政策的历史考察 李雅雯∣第5期当代世界民主治理的主体复合体系 佟德志∣第6期全球信任赤字治理的中国视角 吴志成、李佳轩∣第6期政治话语的西方霸权:生成与解构 陈曙光∣第6期听书从事:中国早期的书写系统与官僚制形成 海云志∣第6期实践维度公众的政府满意向政府信任的转化分析 王浦劬、孙响∣第3期竞争还是共生?政策传播渠道关系演变研究——基于19个城市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杨君、陈莹晶∣第3期娱乐与政治:受众娱乐偏好对网民政治参与的影响——基于网民社会意识调查2017的分析 林奇富、殷昊∣第5期中国公民美好生活感知的测量与现状——兼论获得感、安全感与幸福感的关系 郑建君∣第6期压力传递与政策执行波动——以A省X产业政策执行为例 黄冬娅∣第6期学术资讯《政治学研究》编委会2019年年会会议综述 高翔∣第2期政治发展与政治学知识体系建设——“中国政治学知识体系建设”学术研讨会综述 黄金辉、路顺∣第2期中国政治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中国政治学会第九次代表大会暨“新中国70年政治建设与政治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 余丽∣第4期《政治学研究》2019年刊文报告 《政治学研究》编辑部∣第6期
  • 《政治学研究》编辑部
  • 全文[ PDF 373.0 MB ] 2020.6(5):122-124  共有 802 人次浏览
  • 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的新变化:基于政党功能视角
  • [摘要]政党功能是理解中国城市社区治理演化的重要线索。从中国城市社区创建迄今,社区党组织的功能不断转换,从突出组织覆盖和党员吸纳的政党嵌入,到推进资源整合和组织协调的政党整合,再到全面强化领导权威和权力运行的政党引领。这一演化的深层逻辑在于中国共产党对城市社区属性认识的不断变化,从定位为自治社区到突出治理单元,再到强化执政根基,执政党日趋关注城市社区所承担的国家治理与党执政的使命任务。由于城市社区是集自治社区、治理单元、执政基础多重属性于一身的复合性场域,因此社区治理既需要强化社区党组织的引领功能,还需要发挥社区多元主体的共治功能,需要平衡好政党科层化与政党社会化、组织共治与形式主义、兜底治理与社区共治的复杂关系。
  • 陈家喜
  • 全文[ PDF 1334310.0 MB ] 2023.1(8):122-132  共有 205 人次浏览
  • “公民”的定义与美国国家认同危机
  • [摘要]在美国的政治语境中,“公民”概念的构建大抵沿两条进路展开,一是通过化约个体的独特性与多样性,以构建抽象普遍意义上的“公民”,二是通过证成理性乃是“公民”认同民主共和政体的最深层次的正当性根据,进而把抽象普遍意义上的“公民”凝结为一个道德整体。作为一个道德整体,抽象普遍意义上的“公民”与现实政治中的“个体”貌似天壤悬隔,美国的政治精英却正是利用了二者之间的强劲张力,完成了美利坚人对其国家的认同构建。然而,在“公民”概念的构建过程中,由“专制的理性”所统摄的同一性悖论始终困扰着公民政治的演进。同一性悖论不仅诱发了美国公民政治的衰微,还导致了左翼身份政治和逆向身份政治的勃兴。当下,在日益衰微的公民政治和狂飙突起的身份政治的交互影响下,美国的国家认同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
  • 孔祥永
  • 全文[ PDF 1469358.0 MB ] 2022.6(7):123-133  共有 199 人次浏览
  • 伟大建党精神政治功能研究——基于政党理论视角的分析
  • [摘要]伟大建党精神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处于开篇地位,既是对中国共产党人建党意旨、政治品格、价值追求的系统概括,也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赓续革命精神血脉提供了丰厚滋养。从历史和现实的双重语境考察,伟大建党精神的政治功能彰显于政党形象的建构与呈现、政党话语的生成与传播、政党文化的培育与弘扬、政党认同的塑造与强化、政党规范的表达与实践等多个维度。探究伟大建党精神的政治功能,有利于深入理解伟大建党精神的出场逻辑、思想内涵与实践基础。
  • 柴宝勇 黎田
  • 全文[ PDF 1424786.0 MB ] 2022.3(7):125-135  共有 415 人次浏览
  • 国家治理中问责与容错的内在张力与合理均衡
  • [摘要]问责与容错作为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两种重要激励机制,两者的衔接优化事关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有效性。然而,改革开放以来关于问责与容错的理论研究并不同步,有关问责与容错的政治实践和制度建设也不同步,问责与纠错在内涵边界、执行力度和法律法规体系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内在张力。究其原因,在于问责与容错之间在秩序导向与创新导向、确定性运作与灵活性运作、负向惩戒与正向激励等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悖论,需要理解问责与容错价值取向的一致性,提升问责与容错衔接机制的严谨性,增强问责与容错评价标准的清晰性,不断化解问责与容错的内在张力,一体推进问责与容错机制的建设。
  • 刘畅
  • 全文[ PDF 1627542.0 MB ] 2021.2(6):125-135  共有 932 人次浏览
  • 国家能力建设的象征维度
  • [摘要]国家能力建设是现代国家治理中的一项核心任务。国家能力的象征维度蕴含丰富的治理资源,可被视为国家能力的全新类型,即国家象征能力。国家象征能力兼具“横贯性”和“单发性”的结构特征,既因象征深植于国家治理诸领域中而能够协调和整合各种类型的国家能力,共同服务于国家制度的系统性建设;又作为专属的行动领域,能够通过国家治理活动中象征意义的生产与再生产,促进国家意图的传达与落实。在现代国家治理中,国家象征能力具有名誉奖惩、政治认同、政策强化和脱域治理等四种特殊功能,其主要建设路径是:强化由国家主导的“赋能”,通过国家制度和政治精英中的象征嵌入,自上而下地提升其效能。在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加强国家象征能力建设至关重要、迫在眉睫。
  • 王海洲
  • 全文[ PDF 2078156.0 MB ] 2021.3(6):127-140  共有 880 人次浏览
  • 论新发展阶段对马克思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坚持和发展
  • [摘要]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新发展阶段”是对马克思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坚持和发展,深入理解“新发展阶段”对于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新发展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对立起来,否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观点是错误的。新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在社会主义发展的现阶段,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波谲云诡、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发展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从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迈进的阶段,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凝固化、永恒化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
  • 石镇平
  • 全文[ PDF 1245621.0 MB ] 2022.2(7):127-137  共有 390 人次浏览
  • 中国科层制的情感属性:源流、定位与比较
  • [摘要]不同于韦伯意义上的理性科层制,中国科层制兼具理性与情感两种属性。其中,理性属性具有科层内向性,主要表现为科层制内部理性化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这是各国科层制的共同特征;情感属性具有社会外向性,主要表现为科层制与群众之间的情感互动关系,这是中国科层制的特殊性。相对于民主行政、行政伦理/行政道德、情绪劳动等概念,在实现科层制与社会的外部互动方面,中国科层制的情感属性呈现出人格化、特殊化的显性特征和拟家化的隐性特征。对于中国科层制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在科层制与社会的外部关系上,有必要超越理性科层制的概念框架,在概念内涵层面为情感属性寻找更为充足的理论空间,在治理实践层面强化科层制和社会的情感互动,构建更为良善的国家治理格局,进一步体现中国政治制度的比较优势。
  • 徐明强
  • 全文[ PDF 1446128.0 MB ] 2022.5(7):127-137  共有 288 人次浏览
  • 技术革命驱动政党转型发展:历史逻辑与当代演绎
  • [摘要]从18世纪至20世纪,人类社会先后发生了三次技术革命、三次工业革命;同时,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政党先后经历了三次政党转型发展,即从近代权贵党到近代资产阶级政党,再到现代大众型政党,再到战后全方位党。其中的时空契合与内在关系表明: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导致相应的产业革命、政党政治变革与政党转型发展,技术革命是推动政党政治变革与政党转型发展的源动力与“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21世纪以来西方政党政治中频发的“黑天鹅”事件,正是技术革命驱动西方政党政治变革的当代演绎,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瓦解西方“卡特尔”化的政党政治,驱动新一轮政党转型发展。技术革命驱动西方政党转型发展的历史逻辑表明,科技水平直接影响与制约着政党组织结构与组织规模;信息技术直接制约着政党政治的透明度、公开性与开放性。然而,中外政党逻辑与政治逻辑不同;新一轮科技革命对我们党的建设与政治发展的影响,绝非西方样式的政党政治变革与政党转型发展,而是“打铁必须自身硬”与党的“自我革命”问题。
  • 刘红凛
  • 全文[ PDF 1389307.0 MB ] 2021.6(6):128-139  共有 370 人次浏览
  • 将人民带回中国政治研究
  • [摘要]当代中国政治中的人民不同于西方国家中的人民,它是在中国共产党与广大群众结合在一起的基础上形成的整体性质的政治实体。中国共产党和广大群众是人民的基本要素,人民是群众的伟大力量得到展现的基础上,由中国共产党借助系统化的政治过程塑造出来的。将广大群众塑造成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使命和中国近现代必须解决的历史任务。人民是根据时代变化而演化得富于活力的政治实体,人民的演化既体现为构成人民的社会力量的调整,又体现为人民内部的支撑结构由单一结构发展为多重结构进而重叠成为复合体。人民是决定当代中国政治的根本力量,中国政治学必须将人民带回研究议程的中心,构建人民政治研究范式。人民政治围绕着人民与政治之间关系的重构已经形成多个解释政治的维度,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其中的根本。
  • 汪仕凯
  • 全文[ PDF 1209765.0 MB ] 2023.2(8):129-139  共有 208 人次浏览
  • 共存分析与比较政治学研究
  • [摘要]组态比较分析集合定性与定量研究的方法论优势,成为比较政治学研究的重要发展趋势。共存分析作为定性比较分析发展的进阶因果组态分析方法,是解释案例要素组态与结果之间因果结构的重要探索性工具。共存分析以中小样本案例为研究对象,基于集合论与布尔代数理论,关注复杂社会现象的因果关系,运用因果建模定制的优化算法,通过前提条件、因果假设、核心算法和模型检验等环节,分析多元组态因果链条机制和共同原因结构。共存分析应用于比较政治学领域研究,通过维护研究对象一致性和覆盖性的阈值边界,具有超越定性比较分析的较强适用性与解释力。通过对共存分析的评价与引介,可以推动比较政治学的复杂因果机制研究,成为具有解释张力的新范式。
  • 高进 霍丽婷
  • 全文[ PDF 1364877.0 MB ] 2022.1(7):129-141  共有 441 人次浏览
  • 中国省级人大常委会的职能变迁:路径与模式
  • [摘要]1979年以来,中国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整体职能得到长足发展的同时,各项具体职能之间也呈现出了非均衡发展的状态。前期研究在对这一非均衡状态进行概括时展现出了一些差异化的观点。通过对两个省级人大常委会成立以来的工作报告的纵向梳理,结合31个省级人大常委会近三年工作报告的文本分析,本文发现:中国省级人大常委会的职能变迁呈现出整体增长和局部波动的态势;在内容分布上表现出了五项强职能与五项弱职能的明显分化。聚类分析还发现,在同一时期内,各省级人大常委会之间在职能内容的处理上也呈现出延续性模式和波动性模式的分化态势。
  • 何俊志
  • 全文[ PDF 1309909.0 MB ] 2021.1(6):130-138  共有 713 人次浏览
  •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溯源与当代建构
  • [摘要]“民族大一统”观念滋生于春秋战国,定型于秦汉之际。中原王朝与异族政权的“正统”之争,固然各自以利益为本位且不乏自我标榜,但客观上强化了“共为中华”的观念。自汉代确立“黄帝始祖”的帝王谱系始,历代王朝统治者、民间宗族以及“异族”政权对这一“国族”的“攀附”,造就出“炎黄子孙”的共同称谓。随着治理实践从“羁縻”之治逐渐走向“一体化”,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最终确立。当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的提出,在承认“多元一体”这一现实格局的基础上,扬弃传统华夷之辨、正统之争和“羁縻”之治,从而成为民族理论的重要创新。当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构,需要在强化观念自觉和深化价值认同的基础上,以促进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共同繁荣的生活共同体为根本宗旨,进一步改善民族治理模式,并在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联和互动中,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彭新武
  • 全文[ PDF 1562114.0 MB ] 2022.4(7):133-143  共有 321 人次浏览
  • 从简约治理走向科层治理:乡村治理形态的嬗变
  • [摘要]中国的乡村治理在古代与近世一直延续着简约治理传统,近年来则逐渐走向了科层治理的形态。本文聚焦于村级组织的结构性处境及其组织制度和治理机制的调适,尝试探讨简约治理向科层治理嬗变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简约治理根源于有限的国家财政能力和内生的乡村共同体秩序维系能力,这样国家凭借疏放性的权力介入就可维持基层秩序与政治整合。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农民非农化与社区“去公共性”,村庄共同体的总体性支配逐渐式微,地方权威日益消减。与此同时,随着国家财政能力的提升与国家民事职能的扩张,大量的公共品与公共服务进入乡村社会,基层政权正努力构造一个更加职业化的村干部队伍承接这些职能,并以制度化的科层监督使村务工作日益去人格化。由此,中国乡村简约治理的时代或将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科层治理的兴起。
  • 董磊明 欧阳杜菲
  • 全文[ PDF 1832958.0 MB ] 2023.1(8):133-146  共有 380 人次浏览
«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